k8凯发官网入口新闻中心k8kaifa News

擦亮金字招牌 做好“特”“优”文章——忻州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观察im电竞体育平台

2025-02-25 21:51:10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打造“国字号”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8个,创建供应深圳农产品基地24个,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602个、基地202万亩;

  岢岚红芸豆、五寨甜糯玉米、偏关谷子成功入选2024年《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名录》,入选数量居全省榜首;

  全市共培育产品品牌150余个,形成中国杂粮之都、中国红芸豆之乡、中国藜麦之乡等“一都八乡”品牌矩阵;

  全市杂粮种植总面积为300万亩以上,总产量60万吨以上,规模稳居全省之首;

  建基地、扩规模、强品牌、闯市场、促产业,一系列“组合拳”目不暇接,充分彰显了忻州做大做强做优杂粮产业的信心和底气。

  近年来,忻州持续擦亮“中国杂粮之都”金字招牌,通过规模化发展、标准化提质、精细化增效、市场化引领等一系列举措,蹚出“特”“优”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忻州路径。忻州杂粮正逐步成为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产业振兴的有力支撑,成为忻州“显山露水”的又一张代表性名片。

  im电竞官方网站

  2020年5月,习在山西考察时强调,山西山多地多、地貌多元、气候多样,这种独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“特”和“优”。

  地处北纬38度“黄金生物带”的忻州,因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孕育出各类高品质的农特产品,被誉为“中国杂粮之都”,也是全省杂粮主产地和核心区。

  忻州始终把推动全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放在落实习要求上来谋划,探索出一条转型升级新路——把杂粮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,走绿色生态路,打特色优质牌。

  起笔大地、纵横捭阖、谋篇布局。近年来,忻州市围绕“一都八乡”国字号品牌,大力发展“一县一业”,合理布局产业,全力打造杂粮产业十大片区,初步形成了具有忻州特色、符合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杂粮生产格局;同时,颁布《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促进条例》,成立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心,与山西农业大学共建杂粮研究院,组建杂粮产品质检中心,着力打造“中国杂粮之都”产业融合园区、山西(忻州)杂粮出口平台。

  2024年年初,产自静乐县的5箱50千克藜麦粉由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空运出口法国,这是山西藜麦粉首次出口,也是山西(忻州)杂粮出口平台建设的成果之一。

  静乐县是忻州“一都八乡”的藜麦之乡im电竞体育平台,黄土丘陵、河谷梁峁遍布,又有汾河流经,是山西水资源丰富的区域,日照充足,昼夜温差大,种植藜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该县紧抓政策机遇,依托自然优势,大力发展藜麦产业,已形成从种子育繁推广、规模化种植到精深加工、产品开发、品牌营销的综合产业链,走出一条从无到有、从有到全、从全到精的特优农业产业转型发展之路。

  如今的静乐藜麦,面积之广、品质之优受到全国瞩目。2022年,静乐县藜麦种植面积为5万亩,约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1/6;2023年,全县共拥有千亩藜麦种植示范推广基地29个、绿色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3.2万亩、12家规模以上的藜麦产品加工企业……

  放眼全市,近年来,忻州开展联合育种攻关,聚集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、种业企业等创新力量,先后创建静乐藜麦、岢岚红芸豆、五寨杂豆、河曲马铃薯、偏关大豆等省级良种繁育基地5个,面积2.8万亩;示范推广了“张杂”“晋杂”“晋谷”“晋薯”“晋豆”等系列抗旱节水杂粮新优品种30余个,杂粮良种使用率和产量水平大幅提升。

  im电竞官方网站

  有方向,有举措,有干劲。对标时代发展,忻州杂粮正阔步向前,不断做好“特”“优”文章,让杂粮品牌唱得更响,走得更远。

  杂粮加工,一头连着田间地头,一头牵着消费市场。既需要有坚守传统的情怀,又需要有迎合现代的创新im电竞体育平台。只有两者相辅相成,才能让杂粮走出本土,完成从田埂到餐桌、从乡土到都市的跨越,在不同的消费场景解锁无限可能。

  长期以来,忻州杂粮大多停留在原粮或粗加工产品销售阶段,深加工产品少,附加值低,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。“好原料卖不出好价格,好原料造不出好产品”一度成为忻州杂粮产业之痛。

  “近年来,我们坚持聚焦拳头产品和链主企业,打造杂粮精深加工产业集群,推动杂粮全链条、集群化发展。”副市长孟宏斌称,通过积极扶持农业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及精深加工,如今,忻州已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2家,省级杂粮产业化联合体5个,开发速食、营养、功能3大类130余款杂粮产品,年销售收入达50亿元。

  走进山西莲芯硒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冻干车间成品展示区,展示台上琳琅满目的各种食品让人大开眼界。不仅有葱、胡萝卜、苹果、山楂等农产品,还有冻干的杂粮八宝粥。轻飘飘的一包冻干八宝粥,撕开包装袋,放到碗中,用开水一冲,片刻工夫,一碗热气腾腾、香气四溢的八宝粥就呈现在了眼前。

  “与消费市场的直接对接,更加明确了即食化、方便化是忻州杂粮走向市场的重要路径。”山西莲芯硒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李波告诉记者,该公司于2020年开始建设冻干富硒杂粮方便食品深加工项目,推出的葱花、葱油、葱酱等系列冻干红葱产品深受市场欢迎。

  “在忻州,以杂粮为主题的特色美食多达百余种。”在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徐娟看来,如今的忻州杂粮不仅有老味道,还有新包装。“除了红面鱼鱼、豆面抿尖、莜面栲栳栳这些传统美食,还有适应年轻人的各类即食品,像莜面饼干、藜麦奶、杂粮冲调粉、红芸豆罐头、冻干红葱等。”

  杂粮于忻州人而言,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文化。偏关糜子、神池胡麻油、代县黍米……这些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忻州老味道,通过产品升级、品牌定位、渠道拓展、营销传播等维度重塑形象,正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  近年来,忻州市突出打造“中国杂粮之都”金字招牌和“忻州杂粮”“忻州糯玉米”市域公用品牌,县级围绕各自优势,打造了“五台斋选”“芦芽山珍”“粮裕五寨”等13个县域公用品牌,获得8个国家级“乡字号”认定,培育了“玉米兄弟”“老农贡”“雁门山”等150余个企业和产品品牌,提高了杂粮的美誉度和知名度,打破了杂粮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的困境,实现了质量效益双提升。

  此外,忻州还通过组建忻州杂粮产业联盟,制定品牌发展规划,出台区域公用品牌使用管理办法,建立“区域品牌+企业品牌+产品品牌”共同发展机制,提升抱团闯市场的凝聚力,促进“忻州杂粮”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扩大。

  好品牌也需要产品说话、市场认可。为此,忻州加大各类推介活动,开辟销售市场,不断探索“好产品建立强品牌”“好产品赢得大市场”新路径,破解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难题,跑出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速度。

  2024年7月9日,“忻州优品走进保定”展销活动中,忻州精选的25家农产品企业、11家黄酒企业携135个优质品牌产品惊艳亮相,并与保定相关企业签订杂粮、酒业、农产品、亚麻籽油等产购合同(协议)22个,总金额达8210.1万元。

  2024年11月7日,在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上,忻州组织32家企业参展,展品涉及忻府红薯、“晋谷21号”小米、老陈醋、台藜奶、代州黄酒、甜糯玉米等多款杂粮特优产品,吸引了众多客商驻足咨询、交流,并寻求合作机会。

  2024年12月2日,岢岚县携柏籽羊肉、红芸豆相思饼等诸多好产品走进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活动之一的“江山多娇秀我中国”——中国新华指数赋能高质量发展2024主题年会,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农特产业交流互动,共话产业发展。

  从小到大,从弱到强,忻州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广,新模式、新动能、新机遇激荡在晋北大地上,让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处处涌动金色的希望。

搜索